伊藤美诚的妈妈,到底用了什么魔鬼教育法?

发布时间:2021-08-06 08:58 来源:网易亲子综合 原文链接:点击获取

日本乒球选手伊藤美诚因为阴阳怪气的表情被骂上热搜后,成长故事也被媒体挖出,一段关于伊藤母亲的采访更是让人毛骨悚然。

妈妈每天晚上都会在伊藤耳边反复地说:“能战胜中国选手的只有你。

“睡眠有浅层睡眠和深层睡眠,深度睡眠就让她好好睡。当她还在眨眼睛的时候,我就会在她耳边说,记住,只有你才能战胜中国队,战胜中国是理所当然的。”

每天累到极限的小伊藤,只能以“嗯嗯”回答。

据伊藤母亲说,这是为了建立起女儿强大的自信。

这种暗示型鸡娃法,引起了许多国内家长的兴趣,有人甚至想效仿:是不是我每晚在孩子浅睡眠时反复喃呢“你一定能考上清华”,也能树立起TA的自信,最后如愿呢?

心理暗示型“鸡娃”,到底有没有用?

“暗示”的易感性

“暗示”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,它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比如,

电视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作用,

“杯弓蛇影”中情绪对自身的影响,

体育比赛中运动员暗示自己“我能行”,

父母天天夸孩子“你真棒”等等。

虽然被暗示的内容客观上并不一定存在,但由于主观上肯定了它的存在,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它。

因此,"暗示疗法”有时确实能提供动力,提高挫折耐受能力,让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,并实现自己的期盼。

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被暗示。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概念——“催眠”

“催眠”在大部分人看起来是一件很玄的事情,让人既好奇又觉得神秘。其实“催眠”与“暗示”不无关系。催眠,就是通过“暗示”,来影响对方的行为、意识、认知等。

这种暗示可能来自别人,但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暗示。我们在一些节目中会看到,催眠大师请上来一批观众,然后念一些词,而这些词在外人看来就如同咒语一般,有的人毫无防备地会倒下,有的人甚至还能“飘”起来,这些都是暗示的力量。

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小测试感受一下,自己是不是容易被暗示。

首先,请你尽量在一个相对比较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里。

第二,请你完全放心!你很安全,可以完全信任接下来的文字。如果你觉得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抗拒心理,请立即停止测试。

下面,请你闭上眼睛,做三次深呼吸。

现在想象一下,我在你的舌尖放了一片酸柠檬,尽量想象酸柠檬就在你的舌尖,这片柠檬很酸很酸,汁水流入你的口腔,你有一种想要吞咽的感觉。

好的,心中默数三个数字,睁开眼睛,告诉我你是否有吞咽口水或者吞咽的感觉?

如果有这种感觉,那么你可能是一个容易被暗示的人。

当然,有时可能需要将这样的词重复3遍,你才有这样的感觉,也同样代表了你容易被暗示。

从研究来看,是否容易被暗示呈正态分布,大约只有5%的人是极容易被暗示的,同样也有5%的人极不容易被暗示。通常来说,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的人容易被暗示——

年龄:一般年长的感受性弱,年轻的感受性强。7-20岁的青少年感受性最强,5、6岁的也有感受性,少于5岁的幼童一般不受暗示。

性别:有人认为女性比男性感受性强。但统计结果表明性别没有明显影响。但在相同条件下,有时女性要比男性容易被暗示。

性格:严峻、睡眠少、理性、冷静的人,感受性弱;而感情丰富、热爱艺术、信仰宗教的人,最容易被暗示。

注意力:注意力集中,是接受催眠术的重要因素。所以,平时办事心不在焉,对周围事物漫不经心的人,感受性较弱。

信任感:对暗示者信任感越强,感受性也就越强,就越容易受暗示。

服从性:习惯于服从命令的,如小学生等,感受性强;所以长辈对小辈、上级对下级的暗示,一般比较容易达成。

因此,在孩子太小的时候就进行暗示,一般不太起作用,而在孩子青少年早期,父母还具有一定的权威型,孩子也愿意服从,这时对孩子进行我们所期望的暗示则效果最好。

无论如何,父母要经常给予孩子积极的暗示,更有利于增强TA的自信心。就像萧伯纳在他90岁寿辰时说过:“要记住,我们的行为不是受经验的影响,而是受期待的影响。

失效的皮格马利翁

暗示中所包含的期待当然有效,但也有失效的时候。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希腊神话故事。

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,擅长雕刻。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,决定永不结婚。

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,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,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、热情与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。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爱抚她、装扮她,为她起名加拉泰亚,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。

最终,皮格马利翁的痴迷感动了爱神阿芙洛狄忒,爱神赐予了雕像生命,让皮格马利翁的梦想成真。

后来,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预期改变现实的实验。他到了一所小学假装对所有学生进行“未来发展趋势测试”,并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学生的名单交给校长和老师,并叮嘱他们保密。

其实这份名单并不是按测试成绩排的,只是随机抽取。然而奇迹却发生了,半年后,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。

有些家长应该听过上面的故事,这就是心理学中的“皮格马利翁效应”。不少人将表扬式教育奉为信条,相信只要自己能日复一日地对孩子说“你真棒”,孩子就真的会变得和预期一样优秀。

事实上,皮格马利翁效应和其他心理学效应一样,只是大数据上有效,但并不具备因果关系。

表扬式教育在大数据上确实表现良好。如果学校里的老师普遍使用表扬教育法,相信他班级中学生的成就要普遍高于其他以批评教育为主的班级。

然而具体到某个孩子就不一定了。因为不具备必然因果关系,即使父母天天表扬找优点,也不一定有进步。

我在咨询的过程中见过不少表扬式教育的极端信徒。他们易走极端,觉得中国的教育和教师抹杀孩子天性,成绩不好就要批评;他们向往西方教育模式,从来不批评孩子,天天对自己的孩子一阵猛夸,即使孩子犯了错也要找刁钻的角度进行表扬,美其名曰“挖掘闪光点”。

这种错把溺爱当成表扬式教育的行为,往往事与愿违,孩子不仅没有长成自己期望的样子,还沦为社会新闻里的那些“熊孩子”。

PUA式教育

不少父母虽然没有像伊藤妈妈这么极端,身上或多或少也有类似影子。

比如你是否说过这样的话——

“我这么辛苦,都是为了你!”

“我们天天吵架就是因为你学习不好!”

“你除了把书读好,还能做什么?”

“我送你去培训班,花了这么多钱,你怎么还没长进?”

这些“洗脑”无孔不入,通常有以下套路。

首先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,逼孩子产生愧疚感、挫败感:

“都怪你,我才……”

“花了那么多钱,你还……”

“我这么辛苦,不就是为了……”

然后,灌输给孩子一种观念,洗掉TA原本客观的认知:

“你一定要(考高分)回报我”

“除了读书,做其他事情都是没意义的”

……

这些话术是不是像极了PUA模式?通过精神上打压和控制孩子,以达成他们听自己话的目的。

这种精神上的控制时刻给孩子暗示着:你只有变得优秀,才对得起我的付出,你才是好孩子。而这种暗示到了孩子那里,也就渐渐被解读为:爸爸妈妈爱的只是优秀的我

最初它对孩子可能会是一种激励,也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,但由于这种努力的动力不是来自于自身的渴望,因此它非常脆弱,容易崩溃。

一旦失败,随着父母的指责与否定,孩子则会逐渐失去自信,陷入自卑之中。因为这种暗示所依附是父母带有“条件”的爱,而若想要通过暗示要激励孩子,首先暗示的内容应该是积极、正面、鼓励式的。

暗示教育当然不失为一种方法,但要注意不是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,或是当面斥责孩子,而是用暗示诱导孩子去思考和领悟,促使他们进行自我教育。

这种做法既不会使孩子丢面子,损害他们的自尊心,也不会使孩子萌发逆反心理,产生抵触情绪。

最后有必要提示一下,暗示型鸡娃并不是万能的,每个孩子性情千差万别,成长发育也是一个波动的过程;对于叛逆期的孩子而言,过度的压制往往引发心理障碍。

孩子的一生很漫长,有年少成名的,就有大器晚成的,每朵花开的时间不一样,但不变的是,他们都有权探索属于自己的别样的精彩。

作者简介: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心理学硕士,资深心理教育工作从业者。

作者:木桶

(责任编辑:石玥_NS3913)